八大展厅
悠悠宣南展厅 三千多年以前,在山水环绕的北京原上,生活繁衍着我们的先民。传说的幽都在武王克殷反商的推动下,诞生了蓟,于是有了北京最初的城。岁月交替,代有更迭,由蓟城发端,经秦汉越隋唐历辽金及明清,演绎了古都北京沉雄的历史。在我们追索北京城历史演进轨迹时,当不能忘怀悠悠宣南。 宣南士乡展厅 宣南士人文化兴起于明代,盛于清朝。清初实行旗民分治,京师南城遂为汉人聚居之地。科举之盛,各省试子云集宣南。康熙乾隆之世,增设博学鸿词科,广揽汉族知识分子编修史书,辑释典籍,直至大规模纂修四库全书,天下鸿儒学士奔走京师,客居宣南。在通达仕途之余,形成了广博活跃的学术氛围和结社唱和的文学环境,生京师城下的宣南士乡现象,为清代文化繁荣创造了独特空间。清代晚期,事艰危,一批志在变革图新的思想家政治家志士仁人,在宣南土地上倡禁烟,筹变法,兴报业,办教育,为民族存亡奔走呼号,演出了一幕幕代振聋发聩的悲壮史剧。 革命先驱展厅 在宣南沃土上,众多革命先驱站在时代前列,探求民族振兴道路,谱写了一曲曲救救民与反动势力奋勇斗争的壮丽诗篇。从徐锡麟秋瑾到孙山黄兴,从陈独秀李大钊到 他们为了革命不惜一切,遭到军阀的阻挠枪杀,他们都毫不放弃。他们都在此留下了生活战斗的足迹。 梨园胜景展厅 戏曲历经八百余年,传承悠久,列世界三大古典戏剧之一。从金代本,元代杂剧,到明清传奇;从昆曲弋阳腔繁荣到四大徽班进京;从京剧诞生到走进黄金时代成为粹,都与宣南结下不解之缘。二百年的京剧史,一章一页都在宣南留下了痕迹。在这片沃土上,生了程长庚谭鑫培杨楼梅兰芳马连良等一代又一代京剧艺术大师。几百位著名演员居住生活在宣南幽静的巷。以富连成为代表的众多戏曲科班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演员,支撑了百年京剧艺术殿堂。星罗棋布的戏楼剧场提供了京剧繁荣的舞台。精良独特的器乐道具戏装行业为京剧演出增色生辉。剧学会推动了京剧的学术研究,梨园公会凝聚了整个行业的精神。宣南是当之无愧的京剧之乡。 城南乐园展厅 京师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堪称锦绣斑斓生动鲜活。京师四大庙会之一的土地庙会和抬像出游的江南城隍庙庙会在宣南虽已消失,但厂甸天桥仍是宗韵存留。二百年,新春逛厂甸已成为北京人的俗。士女云集,摩肩接踵,空竹风车大糖葫芦伴随着欢声笑语。百戏争艳的天桥,多少惊人的绝技让人目不暇接。三代八大怪永远被人们怀念。一代代艺术传人从这里起步成为大师,被人景仰。厂甸与天桥是北京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标志,是宣南文化独有的品牌。 百年兴商展厅 明永乐初年,于京城商业兴盛处设廊房,安置商铺;至清,南城成为人进京公干求学经商驻足之地。上至官绅,下至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构成了巨大的市场。于是,宣南地区逐步形成大栅栏菜市口琉璃厂天桥等各具特色门类齐全的商业区和若干行业性商业街,古玩玉器餐饮金融等业态各异,应有尽有。几百年,众多老字号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诚信的儒商底蕴名扬四海,构成了宣南文化的绚丽风景。 民族团结展厅 北京牛街一带,是宣南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唐幽州,辽南京时期已有自北方及西域的少数民族在这里生活繁衍。元代以后更多的回族人聚集于此。古老的牛街礼拜寺,以其千年的历史宏伟的规模闻名于穆斯林世界。淳朴的回族人民,在宣南土地上生息发展。在宗教典籍研究,文化教育普及,传统医学继承领域以及珠宝玉器,饮食吃等行业的经营上,都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几百年,牛街地区汉回蒙维满等少数民族和谐相处谱写了宣南文化色彩鲜明的一章。 宣南文化保护开发成果展厅 改革开放以,宣南文化作为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宣武区委区政府倡导知宣武爱宣武活动,推动了宣南文化的研究,众多专家学者以极大热情支持此项工作。区委区政府积极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出版专题著作,制定弘扬宣南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远规划,进一步加强古都风貌保护,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繁荣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